晚上,夜色如墨,星辰隐没,唯有天边一抹微光洒落在南宫源的肩头。
他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心神沉入体内,感受着那残破不堪的源脉。
自从修行那页《太初源经》后,他便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与常人截然不同的修行之路。
开源境,是修行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修行者需引天地源气入体,蕴养体内三百六十条源脉。
这些源脉如同人体的经络,遍布全身,是源气运行的通道。
其中,十二条为主源脉,贯穿西肢百骸,连接五脏六腑,是修行的根基。
而其余三百西十八条支脉,则如同枝叶,虽不如主源脉重要,却也影响着修行的速度与潜力。
开源境的修行,便是通过蕴养源脉,使其逐渐充盈,最终引源气冲击堵死的主源脉,打通一条,便可踏入源脉境,正式成为修行者。
然而,南宫源的源脉因修炼残缺的《太初源经》而受损,如今更是脆弱不堪,稍有不慎,便可能彻底崩毁。
“开源篇,引源入体,温养源脉……”南宫源低声喃喃,脑海中浮现出《太初源经》的开篇口诀。
他深吸一口气,心神沉入丹田,感受着那一丝微弱的源气。
那是他耗费数日,才从天地间引入体内的一缕源气,虽微弱,却蕴含着无尽的生机。
“这就是我数日吸引的源气经过太初源经转化成的一缕太初源气”丹田处有一缕金色的气体。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缕太初源气引导至受损的源脉处。
源气如同一缕清泉,缓缓流淌,滋润着干涸的源脉。
南宫源能感受到,那原本残破的源脉在源气的温养下,逐渐恢复了一丝活力。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他的源脉受损太过严重,仅凭这一缕太初源气,根本无法彻底修复。
“太初源经,果然非同凡响……”南宫源心中暗叹。
他虽只打开第一页,却己感受到这部功法的玄妙。
寻常功法,只能蕴养十二条主源脉,就算是云岚宗的镇宗功法《云岚诀也》只能蕴养十二主源脉和三十六支脉而己。
而《太初源经》却可同时温养三百六十条源脉,无论是主源脉还是支脉,皆可得到滋养。
这种全面的蕴养,不仅能让修行者的根基更加稳固,还能在突破境界时,爆发出远超同阶的力量。
时间一点点流逝,南宫源的心神完全沉浸在源脉的蕴养中。
他能感受到,那缕源气在体内缓缓流动,所过之处,源脉如同枯木逢春,逐渐恢复生机。
然而,这种修复极为缓慢,若非《太初源经》的玄妙,恐怕他早己支撑不住。
“还不够……”南宫源心中暗道。
他知道,仅凭这一缕太初源气,根本无法彻底修复受损的源脉。
他需要更多的源气,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然而,以他如今的状态,引入更多的源气,无异于饮鸩止渴。
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源脉崩毁,彻底断绝修行之路。
就在此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太初源经》中的一段口诀:“源气如水,润物无声;源脉如根,生生不息……”南宫源心中一动,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
他不再急于引入更多的源气,而是将心神完全沉入源脉之中,感受着那缕太初源气的流动。
渐渐地,他发现,太初源气在流经受损的源脉时,并非一味地修复,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源脉的结构。
那些原本脆弱不堪的源脉,在金色太初源气的滋养下,逐渐变得坚韧起来。
虽然修复的速度极为缓慢,但南宫源能感受到,这种改变是根本性的,远比单纯的修复更为重要。
“嗯,好像我的源脉好像抹上一层金色,不过并仔细看不明显”“原来如此……”南宫源心中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太初源经》的玄妙之处,并非仅仅在于蕴养源脉,而是在于从根本上改变源脉的质地,使其变得更加坚韧,更加适合修行。
这种改变,虽然缓慢,却能让修行者在未来的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
“虽然太初源经玄妙无比,但是我的源脉受损太严重了,吸收的天地源气速度还是太慢了”南宫源面露苦笑。
按照现在的修行进度,南宫源想修复一条源脉至少需要三缕太初源气,也就是半个月。
他修炼太初源经需要蕴养十二主源脉和三百西十八支脉那还不知道需要多久时间。
“药浴”南宫源突然想到。
可以通过吸收药物的本源之气转化成太初源气来帮助修复受损的源脉。
这样会比自己从天地间吸收的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