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稳住心神,制定方略

逆流回响 双木宝贝 2025-08-13 12:45:4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房门被摔上的巨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是死寂。

于乐瘫坐在地板上,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像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

冷汗浸湿的T恤紧贴着皮肤,带来阵阵寒意,却压不住胸腔里那颗狂跳不止、几乎要炸裂的心脏。

胃部的痉挛一阵紧过一阵,恶心的感觉首冲喉咙,他不得不死死咬住下唇,才没有当场吐出来。

门外,父母的争吵声并未停歇,只是转移了战场,从针对他变成了互相攻讦。

母亲尖利的哭诉和父亲暴躁的咆哮隔着门板隐隐传来,像背景噪音一样持续不断地***着他脆弱的神经。

‘废物……’‘蠢货……’‘考不上就滚出去……’那些恶毒的词语,如同附骨之蛆,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盘旋、放大。

抑郁症的阴云再次笼罩下来,比之前更加厚重、粘稠。

绝望和无助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从脚底蔓延上来,试图将他彻底淹没。

前世无数次想要结束一切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的鬼魅,再次悄然浮现。

‘重生?

呵……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受苦罢了……’‘你逃不掉的……你骨子里就是他们说的那样……’‘再努力有什么用?

结局还不是一样……’“不!

闭嘴!”

于乐猛地用拳头砸向自己的太阳穴,力道之大,让眼前一阵发黑。

剧烈的疼痛让他获得了片刻的清醒。

他不能倒下!

绝对不能!

他挣扎着,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到书桌前,颤抖着手拉开最下面的抽屉。

里面没有药——前世确诊抑郁症后开的药,现在这个时间点根本不存在。

他需要别的武器。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闭上眼,开始在混乱的记忆碎片中搜寻。

不是搜寻高考题,而是搜寻……那些曾经在无数次崩溃边缘,心理医生教给他的、被他半信半疑甚至嗤之以鼻的“自救技巧”。

“于乐,当你感到被负面情绪淹没时,试着做‘接地练习’……”一个温和而坚定的女声在记忆深处响起,是他前世那位坚持了很久的心理咨询师王医生的声音。

接地练习……于乐猛地睁开眼,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视着房间。

视觉: 他死死盯住台灯昏黄的光晕,光晕边缘有些模糊的毛边。

书桌上,一支蓝色水笔的笔帽上有一个小小的划痕。

墙壁上,那张旧海报的一角微微卷起。

听觉: 他强迫自己去分辨门外的争吵声——母亲在哭诉父亲不顾家,父亲在吼叫母亲无理取闹。

还有……窗外,不知何时响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声,雨点敲打着玻璃窗。

触觉: 他用力抓住书桌冰凉的木质边缘,指尖传来坚硬、粗糙的触感。

他抬起另一只手,触摸自己剧烈起伏的胸口,感受着心脏在掌下狂跳的节奏和T恤布料的纹理。

嗅觉: 他用力吸了吸鼻子,房间里陈旧书籍的味道、淡淡的灰尘味,还有……一丝从门缝飘进来的、母亲做饭留下的油烟味。

味觉: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尝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刚才咬破的)和一种苦涩的味道。

他一项一项地确认,强迫自己的注意力从那些毁灭性的念头中抽离,聚焦在这些具体而微的感官信息上。

一次……两次……三次……呼吸,从最初的短促、混乱,逐渐变得深长、缓慢。

胸腔里那股要炸裂的感觉,随着每一次深长的呼气,似乎被带走了一丝。

胃部的痉挛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那股强烈的恶心感终于被压了下去。

冷汗还在流,但身体不再像筛糠一样抖得那么厉害了。

“很好……于乐……很好……”他在心里默念,模仿着王医生鼓励的语气,“你做到了第一步……把自己从情绪的漩涡里拉回来一点……”这只是暂时的。

他知道抑郁症的阴影不会这么轻易散去,那些负面的念头只是暂时退却,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但现在,他争取到了一点宝贵的喘息时间。

他扶着桌子,艰难地站起来,坐到椅子上。

目光落在桌面上那张被父亲拍打过的模拟卷上——112分。

这个分数,在前世是压垮他的稻草之一。

但现在……他拿起笔,不是去看错题,而是翻到一张空白的草稿纸,开始书写。

标题:《短期生存与突围计划》核心目标:安全度过高考,离开原生家庭环境。

步骤一:心理防御与能量管理持续监控情绪: 警惕抑郁症复发信号(持续低落、兴趣丧失、躯体化症状加剧)。

一旦出现,立即启动“接地练习”或“思维阻断”(当负面念头出现时,在内心大喊“停!”

或想象一个红色停止标志)。

建立心理边界: 父母是主要压力源。

牢记其行为模式本质(焦虑转移、控制欲、无能狂怒)。

对他们的贬低和指责,进行“认知解离”——听到,但不认同,将其视为他们自身问题的噪音。

必要时,使用“非暴力沟通”技巧(描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请求),如:“爸/妈,你们这样大声指责(事实),让我感到非常紧张和无法集中精力(感受),明天高考,我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请求)。”

效果可能有限,但能保护自己。

最小化接触: 高考前最后一天,尽量待在房间。

吃饭速战速决,避免交谈。

如遇冲突,以“需要复习”为由迅速撤离。

保持基础生理需求: 强迫自己按时吃饭(哪怕没胃口),保证最低限度睡眠(睡前可尝试简单冥想或听白噪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写到这里,于乐停了一下。

他走到门边,仔细听了听。

门外的争吵似乎暂时平息了,只剩下电视机模糊的声音。

他反锁了房门——这是他以前不敢做的,但现在,他需要这个小小的安全空间。

回到书桌前,他继续书写。

步骤二:高考——唯一的钥匙回忆试题(核心优势): 集中精力,回忆前世高考各科试题!

特别是重点科目(语文作文、数学压轴题、英语作文、理综/文综关键知识点)!

针对性强化:语文: 重点回忆作文题目和立意方向。

古诗文默写篇目再确认一遍。

阅读理解的答题模板快速过一遍。

数学: 集中回忆最后三道大题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尤其是那道让无数人折戟的数列/函数压轴题!

)。

选择填空的易错点快速梳理。

英语: 作文题目和可能用到的关键句型、词汇。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生词障碍扫除。

理综/文综: 回忆选择题的易混淆知识点和大题的核心考点(尤其是物理最后一道电磁综合/化学工业流程/生物遗传大题,或历史材料题/政治哲学题/地理区位分析)。

策略调整: 基于“先知”,调整答题策略。

确保能拿的分绝对不丢(如默写、基础选择),集中火力攻克记忆中的难点(尤其是那些他前世做错或没做出来的题!

)。

不求超常发挥,但求稳稳达到甚至超越前世实际分数(他知道自己前世考了多少!

)。

物资准备: 检查准考证、身份证、文具(多备几支笔!

)、水。

准备好明天要穿的衣服(舒适为主)。

于乐放下笔,闭上眼睛,开始全力调动脑海深处的记忆。

时间太久了,十年的光阴让很多细节变得模糊。

他需要像在废墟中挖掘宝藏一样,一点一点地搜寻。

“语文……作文……那年是什么来着……”他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对了!

是……‘故事的力量’?

还是‘时间沉淀’?

不……是‘故事的力量’!

新课标I卷!

是关于故事如何触动心灵、启迪智慧的那个!”

一道灵光闪过!

他猛地睁开眼,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下:“作文:故事的力量(新课标I卷)”。

紧接着,一些零散的立意角度和关键词汇也开始浮现:文化传承、共情、精神力量、个人成长……他飞快地记录下来。

“数学……数学……”他感觉太阳穴突突首跳,数学是他前世的弱项,也是他父亲重点攻击的靶子。

“最后一道大题……是数列!

对,是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

放缩法!

难点在于构造和放缩的尺度把握!”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张让他头皮发麻的试卷,但这一次,他不再是恐惧,而是带着一种解谜般的兴奋。

他迅速在纸上勾勒出那道题的大致框架和关键步骤。

英语作文……是邀请信?

建议信?

不,是“Learning a new skill”……他回忆起了大概的主题和要求。

理综……物理最后一道是电磁感应和力学的综合,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化学实验大题有个关于滴定操作的细节容易错……生物遗传题是伴性遗传和概率计算……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虽然有些地方还有些模糊,但主干和关键点越来越清晰!

于乐越写越快,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符号、关键词和解题思路梗概。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充斥着他的胸腔。

不再是绝望,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掌控感!

他拥有着改变命运最关键的武器——信息差!

“咚咚咚。”

敲门声再次响起,这次声音轻了一些,是母亲李秀英。

“乐乐?”

她的声音听起来带着一丝刻意放缓的语调,但依旧能听出底下的烦躁,“妈给你热了杯牛奶,你开开门,喝了早点睡。”

于乐迅速将写满“天机”的草稿纸反扣过来,盖在那张《短期计划》上面。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看起来疲惫而顺从。

他打开门锁,拉开一条缝。

李秀英端着杯牛奶站在门口,脸上挤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眼神却在他脸上和房间里快速扫视着,像是在检查他有没有“搞鬼”。

“妈,我不饿,喝不下。”

于乐低声说,语气带着刻意的虚弱和疲惫,“我想再看看错题,马上就睡。”

李秀英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和额角的冷汗(刚才情绪波动留下的),眉头皱了皱,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把牛奶杯往前递了递:“喝了吧,补充点营养。

明天……好好考。”

最后三个字,她说得有些生硬,更像是一种命令,而非鼓励。

“嗯。”

于乐接过温热的牛奶杯,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冰冷的身体微微一颤,“谢谢妈。”

他没有立刻关门,而是端着牛奶,站在原地,用一种带着些许茫然和依赖的眼神看着李秀英。

这眼神是他前世常用的,用来平息父母的怒火,换取片刻安宁。

现在,他再次熟练地运用起来。

李秀英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那点强装的“关心”也维持不住了,摆摆手:“行了行了,快看吧,别熬太晚!

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完,转身就走了,留下一个带着警告意味的背影。

于乐关上门,反锁。

脸上的虚弱和顺从瞬间消失,只剩下冰冷的平静。

他看着手里那杯牛奶,没有喝,而是轻轻放在了桌上。

示弱,是暂时的策略。

是为了降低他们的警惕,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他坐回书桌前,将反扣的草稿纸翻过来。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先知”记录和清晰的《短期计划》,眼神锐利如刀。

高考,是战争。

而他,己经拿到了敌方的作战计划。

他拿起笔,在《短期计划》的最后,用力地写下两个字:行动!

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大了,敲打着玻璃,也敲打着一个重生者决绝的心跳。

距离突围,还有不到24小时。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