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故人嘴脸,旧恨新仇
镜中的少女眉眼精致,肌肤莹润,只是脸色带着刚醒的苍白,那双往日里总是含着娇憨的杏眼,此刻却像结了冰的湖面,深不见底。
“殿下,这件颜色鲜亮,衬得您气色好。”
青禾轻声道,将衣裙在屏风上挂好。
昭华没有回头,指尖划过镜沿冰凉的花纹:“昨日…… 我为何会昏睡?”
青禾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殿下不记得了?
昨日上午在御花园的赏花宴上,您和林姑娘起了点争执,回来后就一首闷闷不乐,下午便说头晕……”赏花宴。
林婉儿。
昭华的指尖猛地收紧,镜沿的棱角硌得指节发白。
她想起来了,那场赏花宴正是林婉儿初露锋芒的地方。
前世她就是在那场宴会上,被林婉儿用一首 “新作” 的七言绝句比了下去,还被人说 “身为公主却无半分才情”。
那时的她气不过,当众说了林婉儿几句,反倒落得个 “骄横善妒” 的名声。
“呵。”
昭华低低笑了一声,笑意却未达眼底,“是吗?
我倒是忘了。”
青禾伺候她换好衣裙,又细细梳了个垂挂髻,簪上一支赤金点翠步摇。
镜中的少女重新焕发出皇家公主的明艳,只是那双眼睛里的冷意,却怎么也遮不住。
“殿下,林姑娘己经在偏厅候着了。”
殿外传来小宫女的通报声。
昭华起身,理了理裙摆:“走吧。”
偏厅里,一个穿着月白色衣裙的少女正端坐在椅子上,身形纤细,眉眼温顺,正是林婉儿。
听见脚步声,她连忙起身,规规矩矩地行礼:“臣女林婉儿,见过昭华公主殿下。”
昭华走到主位上坐下,目光淡淡扫过她。
眼前的林婉儿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怯与恭敬,完全是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
任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害的女子,日后会踩着她的尸骨,一步步爬向高位。
“起来吧。”
昭华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林婉儿谢恩起身,垂着眼帘,双手交握放在身前:“听闻殿下昨日不适,臣女心中十分担忧,特意炖了些冰糖雪梨羹来,希望殿下能喜欢。”
她身后的侍女连忙将一个食盒呈上,青禾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晶莹剔透的雪梨羹,还撒着几粒殷红的枸杞,卖相十分精致。
“林姑娘有心了。”
昭华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林婉儿身上,“说起来,昨日赏花宴上,是本宫失态了,林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林婉儿似乎有些惊讶,连忙摆手:“殿下言重了,昨日之事都怪臣女,是臣女不该在殿下面前班门弄斧……哦?”
昭华挑眉,“林姑娘昨日那首‘春风得意马蹄疾’,不是做得极好吗?
连父皇都赞了几句,怎么说是班门弄斧?”
林婉儿的脸上闪过一丝得意,却很快掩饰过去,故作谦虚道:“殿下谬赞了,臣女不过是一时兴起,胡乱写的,哪登得上大雅之堂。”
昭华看着她虚伪的样子,心中冷笑。
这首诗分明是后世孟郊的《登科后》,林婉儿却堂而皇之地据为己有,还装出一副 “才思敏捷” 的模样。
前世的她被蒙在鼓里,还真以为林婉儿是个难得的才女,对她多了几分欣赏。
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林姑娘太过自谦了。”
昭华放下茶杯,语气带着一丝玩味,“本宫倒是觉得,那首诗的意境虽好,却少了几分真情实感。
不如这样,今日天气正好,你我二人就在这偏厅里,以‘秋’为题,各作一首诗如何?”
林婉儿的脸色微微一变。
她哪里会什么作诗,昨日那首不过是她碰巧记起来的。
要是真的当场作诗,她肯定露馅。
“殿下,臣女…… 臣女才疏学浅,怕是难当此任……” 林婉儿的声音有些发虚。
“林姑娘这是怕了?”
昭华步步紧逼,“还是说,昨日那首诗,根本就不是你自己写的?”
这句话像一根针,狠狠刺中了林婉儿的痛处。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神有些慌乱:“殿下…… 殿下说笑了,臣女怎会……是吗?”
昭华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既然林姑娘不愿作诗,那本宫就不勉强了。
只是本宫听说,林姑娘近日似乎在和太子殿下走得很近?”
林婉儿的瞳孔猛地一缩,抬头震惊地看着昭华。
这件事她做得十分隐秘,昭华怎么会知道?
昭华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快意。
她就是要这样,一点点撕碎林婉儿虚伪的面具,让她露出原形。
“殿下…… 臣女不知您在说什么……” 林婉儿的声音都在发抖。
“不知道没关系。”
昭华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轻飘飘的,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本宫只是想提醒林姑娘,太子妃娘娘身子骨弱,你这个做表妹的,还是少在太子殿下面前晃悠,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说完,她不再看林婉儿,转身对青禾说:“青禾,送客。”
林婉儿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看着昭华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
但她很快又低下头,掩去了所有情绪,对着昭华的背影福了福身:“臣女告退。”
看着林婉儿落荒而逃的背影,昭华嘴角的笑意冷了几分。
这只是开始,林婉儿,你欠我的,我会一点一点,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殿下,您刚才对林姑娘说的那些话……” 青禾有些担忧地说,“要是传到太子妃娘娘耳朵里,怕是不太好。”
“怕什么?”
昭华淡淡道,“我是公主,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湛蓝的天空,眼神坚定。
这一世,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懦弱,任人欺负。
她要为自己,为那些死去的人,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来:“殿下,平阳侯府的谢世子求见。”
谢景轩。
昭华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像淬了毒的利刃。
他倒是来得快。
“让他进来。”
昭华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很快,一个身着宝蓝色锦袍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面容俊朗,举止文雅,正是谢景轩。
“景轩见过公主殿下。”
谢景轩微微躬身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听闻殿下昨日不适,景轩心中十分牵挂,特意前来探望。”
昭华看着他这张虚伪的脸,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前世的她就是被这张脸迷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有劳谢世子挂心了,本宫无碍。”
昭华的语气疏离而冷淡。
谢景轩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冷淡,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殿下无碍便好。
景轩今日来,还有一事想请教殿下。”
“谢世子请讲。”
“是关于吏部侍郎一职的。”
谢景轩的语气带着一丝期盼,“景轩近日在朝中略有建树,想争取一下这个职位,只是…… 还需些银两打点上下,不知殿下能否……”又是这样。
昭华心中冷笑。
前世的谢景轩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向她索要钱财,用各种花言巧语骗取她的信任和钱财,最后却反过来咬她一口。
“银两?”
昭华挑眉,“谢世子身为平阳侯府的世子,难道连这点银两都拿不出来?”
谢景轩的脸色有些尴尬:“府中近日有些拮据,所以才想请殿下帮忙。
殿下放心,等景轩日后得势,定会加倍奉还。”
“加倍奉还?”
昭华笑了,笑得有些癫狂,“谢世子觉得,本宫稀罕你的加倍奉还吗?”
谢景轩被她笑得有些不自在,不解地看着她:“殿下…… 您这是怎么了?”
“我没怎么。”
昭华收敛了笑容,眼神冰冷地看着他,“银两本宫可以给你,但不是现在。”
谢景轩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那不知殿下何时能给景轩?”
“等本宫高兴的时候。”
昭华淡淡道,“谢世子要是没别的事,就请回吧。”
谢景轩没想到昭华会是这种态度,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但他毕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很快又恢复了笑容:“既然如此,那景轩就不打扰殿下休息了,改日再来探望殿下。”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偏厅。
看着谢景轩离去的背影,昭华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谢景轩,你等着,很快,你就会为你的贪婪和虚伪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