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智对玄德,初显锋芒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马蹄声在村口的土路上渐渐放缓,扬起的尘土缓缓落下。

刘备勒马停在林砚面前,身后跟着两个身形魁梧的汉子 —— 左侧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正是关羽;右侧那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正是张飞。

三人一身劲装,腰间佩刀,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与周围衣衫褴褛的村民形成鲜明对比。

林砚定了定神,从石碾子上走下来,拱手还礼:“在下林砚,乃一介游方书生。

此处正是张家庄,方才偶遇十几名冒充黄巾贼的散兵前来劫掠,己被村民们拿下。”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目光扫过被绑在树干上的乱兵,又看向周围手持柴刀、锄头却神色镇定的村民,心中暗忖:这小村庄看似普通,却能轻易制服十几名乱兵,眼前这书生恐怕不简单。

“先生真乃奇人!”

刘备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握住林砚的手,语气诚恳,“如今黄巾作乱,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先生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保一方平安,实乃难得。

我等正奉校尉邹靖之命,在涿郡招募乡勇,讨伐黄巾,不知先生可有兴趣与我等一同为国效力?”

林砚心中早有盘算,他知道刘备此时虽有雄心壮志,却势单力薄,若贸然投靠,不过是众多乡勇中的一员,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微微一笑,说道:“玄德公心怀天下,匡扶汉室,林某深感敬佩。

只是如今张家庄刚遭劫难,村民人心未定,若我此时离去,恐再生变故。

况且,我虽无缚鸡之力,却也有一些粗浅的想法,或许能为玄德公招募乡勇、讨伐黄巾略尽绵薄之力。”

刘备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连忙问道:“先生有何高见?

不妨首言。”

林砚环顾西周,见村民们都在好奇地打量着刘备三人,便说道:“玄德公,此处并非说话之地,不如随我到村中祠堂一坐,容我细细道来。”

刘备点头应允,吩咐关羽、张飞留在村口照看马匹,安抚村民,自己则跟着林砚向祠堂走去。

祠堂不大,中间供奉着张家庄先祖的牌位,两侧摆放着几张破旧的木桌。

林砚请刘备坐下,又让村民端来两碗粗茶。

“玄德公,” 林砚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如今黄巾起义席卷天下,各地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加入黄巾。

但这些人之中,大多是无辜的流民,并非真心想要谋反。

若玄德公在招募乡勇时,能对这些流民加以甄别,凡愿意弃暗投明、为国效力者,既往不咎,给予他们一条生路,想必会有更多人前来投奔。”

刘备闻言,茅塞顿开,他激动地站起身,说道:“先生此言,如拨云见日!

我此前招募乡勇,只知一味强硬征讨,却从未想过这般怀柔之策。

若能照此行事,不仅能壮大我军声势,还能安抚民心,实乃上策!”

林砚又道:“除此之外,玄德公还可在招募之地设立粥棚,为流民提供食物。

如今各地饥荒频发,许多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若能让他们填饱肚子,再晓以大义,招募之事定会事半功倍。

而且,在粥棚附近设立医棚,为受伤或患病的流民诊治,也能赢得更多人的好感。”

刘备连连点头,对林砚的敬佩之情更甚。

他深知,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若能一一落实,定能让自己在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

“先生真乃当世奇才!”

刘备再次握住林砚的手,语气坚定,“若先生肯相助,刘备定当感激不尽。

待平定黄巾之乱,我必向朝廷举荐先生,让先生的才华得以施展。”

林砚微微一笑,说道:“玄德公不必多言,我虽不能随你一同出征,但定会尽我所能,为你提供帮助。

眼下,我有一事相求,还望玄德公应允。”

“先生请讲,只要刘备能办到,定不推辞。”

“如今张家庄虽暂时安全,但村民们的生活仍十分艰难。

尤其是饮水问题,村里的水井年久失修,水质浑浊,许多村民饮用后都得了腹泻之症。

我想请玄德公帮忙,派几名工匠前来修缮水井,再提供一些药材,为患病的村民诊治。”

刘备毫不犹豫地答应道:“此事易耳!

我军中正好有几名擅长修缮的工匠,还有一些常用的药材,我这就命人送来。

先生放心,我定会帮张家庄解决饮水和治病的问题。”

两人又交谈了许久,从招募乡勇的具体细节,到讨伐黄巾的战略部署,林砚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为刘备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刘备对林砚愈发信任,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日后定要将林砚纳入麾下。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

刘备起身告辞,临走前,他再次叮嘱关羽、张飞,要好好协助林砚修缮水井、诊治村民。

林砚送刘备等人出村,看着他们骑马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与刘备的这次相遇,只是他在三国乱世中崭露头角的开始。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逐步实现自己的抱负。

回到村里,林砚立刻召集村民,宣布了刘备将派人前来修缮水井、提供药材的好消息。

村民们听后,欢呼雀跃,对林砚更加感激和敬佩。

“林先生,您真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李伯激动地说道,“有了干净的水,又有了药材,咱们村里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林砚笑着说道:“大家不必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如今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以后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在这乱世中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接下来的几天,刘备派来的工匠和医官陆续到达张家庄。

工匠们立刻着手修缮水井,他们清理了井中的淤泥,更换了破旧的井栏,还在井边修建了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倒灌。

医官们则为患病的村民诊治,开方抓药,还向村民们传授了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比如饭前洗手、饮用开水等。

在林砚的指导下,村民们也积极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中。

他们平整土地,修缮房屋,还在村外开垦了新的农田,准备种植庄稼。

整个张家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天,林砚正在查看工匠们修缮水井的进度,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一阵喧哗声。

他心中一紧,连忙向村口跑去,担心又有乱兵前来劫掠。

来到村口,林砚却看到了一幕意想不到的场景 —— 一群流民正跪在地上,向关羽、张飞苦苦哀求,希望能加入刘备的队伍,或者留在张家庄。

关羽、张飞正一脸为难地看着这些流民,不知该如何处置。

看到林砚前来,关羽连忙说道:“林先生,你来得正好。

这些流民听闻玄德公在此招募乡勇,又听说张家庄安居乐业,便纷纷前来投奔。

只是我等不知该如何安置他们,还请先生出个主意。”

林砚看着眼前这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流民,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乱世中的受害者,若不能妥善安置,他们很可能会再次沦为流民,甚至加入黄巾,成为危害一方的乱兵。

“云长、翼德二位将军,” 林砚沉吟片刻,说道,“这些流民既然前来投奔,便是对玄德公和张家庄的信任。

不如这样,先将他们安置在村外的空地上,搭建临时的棚屋,为他们提供食物和水。

然后,对他们进行甄别,凡身体健康、愿意为国效力者,可编入玄德公的队伍;年老体弱、不便从军者,可留在张家庄,参与农田的开垦和村庄的建设。

这样一来,既壮大了玄德公的势力,也为张家庄增添了劳动力,可谓一举两得。”

关羽、张飞闻言,连连称好。

他们立刻按照林砚的建议,开始安置流民。

林砚也没有闲着,他亲自为流民们分配食物和水,安抚他们的情绪,还向他们讲解了张家庄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张家庄的土地上。

看着流民们在临时棚屋里生火做饭,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林砚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改变这个乱世,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