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日语能力考试的合格证书在手里还没捂热,现实的挑战就接踵而至。

曾令惠很快了解到,像她这样的国际学生,只能申请日本的私立高中。

通过留学中介的一番筛选和推荐,她的材料最终投向了东京都内一所以管理严格和升学率良好闻名的私立学园——音驹高中。

视频面试的那天,她提前调试好设备,换上整洁的衬衫,深吸了好几口气。

屏幕那端的日本老师穿着笔挺的西装,表情严肃却不失温和。

“曾同学,你的留学动机是什么?”

老师用清晰而缓慢的日语发问。

小惠紧张地攥紧了手,用练习过无数次的句子谨慎地回答:“我希望体验不同的教育文化,贵校的社团活动和学习氛围都非常吸引我……”她坦诚地说明了自己需要兼顾中国学业的特殊情况,甚至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面试老师听完后反而露出了赞赏的神情。

“能够同时挑战两种教育体系,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

音驹高中欢迎有目标、肯努力的学生。”

他微笑着补充,“我们会支持你的双轨学习计划,重要考试时提前请假回国的问题,学校可以理解并配合。”

面试顺利通过的通知在中介激动的通知声中传来时,小惠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隔年春天,利用短暂的假期,她在母亲的陪伴下第一次踏上了东京的土地,进行入学前的实地考察。

音驹高中的校园比视频和照片里看到的更加精致。

红色的砖墙,整洁的林荫道,设施完备的体育馆和图书馆……一切都符合她对日本私立高中的想象。

她甚至在布告栏上看到了排球部——那个黑尾铁朗大力推荐的社团——获得区大赛优胜的照片。

紧接着是找房子的现实问题。

在中介的带领下,她们看了好几处学校周边的公寓。

最终选定了一间小巧但干净整洁的一人居公寓,距离学校步行只需十五分钟,安全性和便利性都很好。

签完租赁合同,安置好基本的行李,心里才算有了一点踏实感。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在超市和便利店的采购让小惠真切地感受到了东京的物价水平。

看着商品标签上的数字,再换算成人民币,她不禁暗暗咋舌。

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虽然不算少,但要想过得稍微宽裕一点,甚至偶尔买些喜欢的东西,恐怕就捉襟见肘了。

“必须找个***。”

这个念头变得无比强烈。

她不想再给家里增添负担。

通过网络上的留学生论坛和招聘网站,她投了好几份简历。

最终,一家离公寓和学校都不远的甜品店给了她回复。

面试她的店长是位和善的中年女士。

惠酱用还有些生硬的日语努力表达着自己的意愿和可以工作的时间段——周末,以及平日下午放学后到傍晚的几小时。

店长考虑到她是留学生,课业繁忙,最终同意了她的时间安排,时薪也按照东京都规定的最低标准给付。

但是店长为了补偿你,允许如果当天店里的甜品没有卖完,你可以自己拿一部分回家。

“以后请多指教了,小惠。”

“是!

非常感谢您!

我会努力工作的!”

小惠几乎是鞠着躬走出了店门,心里充满了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在日本的事情初步安顿好后,她又回到了中国的高中。

这一次,她带着音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的证明材料,郑重地向班主任和年级主任提交了长期、不定期请假的申请,并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情况。

“老师,如果学校有重要的模拟考或者测验,能不能请您一定提前告诉我?

我一定会赶回来参加的。”

她恳切地请求道。

班主任看着这个眼神坚定的女孩,最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两边跑会很辛苦的。

既然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那就坚持下去吧。

学习上有什么跟不上,及时回来问老师。”

出发前往日本开始长期留学生活的前一天晚上,小惠最后一次检查着自己的行李。

巨大的行李箱里,一半是衣物和日常用品,另一半则塞满了中国的教科书和习题集。

她拿起那本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苦笑了一下,还是把它塞进了箱子的最底层。

第二天,机场送别时,母亲的眼圈有些发红。

“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光顾着学习打工,身体最重要……” “我知道啦,妈,放心吧。”

她抱了抱母亲,语气轻松,心里却也涌动着离家的不舍和对未知的不安。

通过登机口,独自一人推着行李车。

飞机的引擎轰鸣着冲上云霄,舷窗外是蔚蓝的天空和无垠的云海。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手机,最后看了一眼家庭群里祝福的信息,然后设定成了飞行模式。

属于曾令惠的、穿梭于双城之间的留学生活,终于真正开始了。

前方等待她的,是陌生的国度、全新的学校、需要兼顾的学业与工作,以及无数未知的挑战。

而她,己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