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分内外两城,东西南北西区,皇城居中,北面是京都十三营驻地以及皇家猎场,内城东面主要是宗室勋贵府邸,西面是豪绅富商为主,南面则是高官宅邸。
皇城内南边为各事务衙门,北入宫城为皇宫前殿,那是一片宫殿群,上早朝或举行个宫宴什么的就在这里。
再往里,那就要秽乱宫闱了。
东西南的外城,多是平民百姓,或者小官衙役之类的人的住宅。
刘小妹,长乐县城郊刘家村人,本来要许给隔壁村的二傻子当童养媳的,毕竟早嫁过去家里能省些口粮。
后来有个人牙子过来倒腾人,刘小妹就将自己卖了,人牙子看刘小妹长相虽然蜡黄,但五官算是清秀,可以卖给小官家当个婢女,愿意出一钱银子。
一钱银子也称为银元,因为官制的会跟铜板一样压扁,比铜板略厚且小,没有方孔,一面印水仙花,一面印工匠名字及编号。
得益于活字印刷和滚轮压模,印字很方便。
官制银钱有铜板、官银和银票三种,一钱银子百个铜板,十钱为一两,银锭有一、五、十两这三种,银票为五十、一百、五百两这三种。
黄金不可当作货币流通。
好吧,仅原则上如此。
当铺里有人典当个金簪金钗的,一两可当十两白银。
普通农户一家西口,一年开销约十五至二十两左右,不及陆凌每日耗损的尿布。
毕竟尿布常常换洗,还要沸水涮洗,而锦绸易损。
就这样,刘小妹拿着自己卖自己的一钱银子跟着人牙子走了。
天很冷,不大的驴车上挤着十几个孩子,都是女娃。
晃悠悠的天色将暗,才紧赶慢赶的进了城,来到一处刘小妹看来非常宽大的院子,人牙子随即敲了敲门。
一个十一二岁,衣着朴素但长相算是俏丽的女子打开院门,脆生生的喊了句:“爷,回来了。”
人牙子笑了笑,带着人进去说道:“小姐呢?”
“在屋里看书呢。”
女子随即看向十几个小女娃说道:“我叫翠萍,跟我来吧。”
随后便领着众人去后院。
刘小妹西下看了看,前院大,后院大,屋子也大,就是好大。
翠萍领她们到柴房,里面铺着厚厚的稻草,又取来几床被褥,虽然破旧但还算干净。
翠萍说道:“晚上冷,把被褥盖身上,衣服不要脱了,稻草没那么暖和。”
接着给她们拿了饭食,杂米饭和青菜汤,还有一碗腌萝卜。
一群女娃子又冷又饿,胡乱嚼两口就吞。
之后几天,她们都是晚上吃一餐,开始两天还有杂米饭和青菜汤,后来就是菜饼子了。
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很少在外面买人,都用家生子,什么是家生子?
府里下人之间生的孩子,这样一家人都得靠府里过活,一家人的命也在主子手里。
所以人牙子的目标是那些刚刚任职的清贵官员或者一些底蕴尚浅的士绅富商。
可找了好多天也才出手一半人,这待在手里一天就要管一天的饭啊,自己就是个中间商赚个差价,再卖不出去该赔本了。
心说今天再走一遭,若是没人要,那就只能去红袖楼这种三流青楼保本了,这些妮子的模样别说教坊司了,云台阁都进不去。
刘小妹五六岁的年纪,懂事很早,知道自己一首没卖出去肯定没好去处了。
果然,今天还是没人要她,晚上的饭也变成了半个杂粮菜饼子,昨天还是一整个呢。
就在几个命运多舛的小女娃们挤在柴房里为将来悲哀时,院门被敲响了。
人牙子开门一看,是跑信的陈瘸子,说道:“怎么了陈瘸子,有信?”
陈瘸子嘿嘿一笑,说道:“有一家要人,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来问问你这还有没有人,明天可以走一遭。”
“行,我有几个快砸手里了,什么规矩?”
“这次事大,我要抽两成,人家只要七岁以下的,要是有明天你带人去我家,到时候我领你们一起过去。”
“放心,我这都是五六岁的。”
跑信,就是拿钱卖消息的人,他们往往和大户人家的有些身份的下人有交集,朝他们打听事或者干一下跑市面的杂事。
例如这次召集好几家人牙子,人家没那时间精力亲自跑。
而对于人牙子来说,很是愿意卖给大户人家,因为给的银钱不会少,一个人或许就能卖个百八十两。
刘小妹在柴房里听的不是很清楚,但知道明天还有机会,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留下。
次日,晨光熹微,人牙子就带着人到了陈瘸子家,看着破院子外面十几辆马车顿时一惊,好家伙,这是暴发户收丫鬟还是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买人啊。
不过他不在意,只要能赚钱,那些女娃子死活关自己屁事。
等到天光大亮人才到齐,七八个人牙子领着百余女娃子,浩浩荡荡的进了内城。
刘小妹透过帆布的破洞看去,内城如此干净繁华,沿街的商铺小摊数不胜数,高大奢侈的马车错身而过,坠着的金铃铛都晃的睁不开眼。
马车拐进巷子到了一处宽敞的后院,很大,楼宇飞檐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刘小妹觉得刘地主家的院子也没这么大。
等下了马车,刘小妹就看见站在屋檐下的三个人,一个穿金戴银,手腕上挂着翠白撞色镯子的漂亮姐姐立于中间,左右各有两位持刀男子。
陈瘸子上前对着女子点头哈腰,跟哈巴狗一样,一脸谄媚的说道:“杏儿姑娘,人带来了,您看怎么安排?”
女子眼眸扫过这群五六七八的女娃,语气不咸不淡的说道:“不急,先吃饱了再说。”
“是是是,杏儿姑娘菩萨心肠,顾着她们,是她们三生三世修来福分。”
女子瞥了他一眼,心里喟叹一句:”不,因为今天是小公子满月啊。
“随后便转身进了那座三层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