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干就干。
我顿时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跟着王大爷和村里的青壮年翻山越岭,勘探地形,绘制资源分布图。
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研究国家最新的“三农”政策,撰写项目可行性报告。
我把那五百万掰成了八瓣花。
一部分用来采购专业的勘探设备和土壤检测工具,一部分作为误工补贴发给参与前期工作的村民。
剩下的,我全部投进了村里小学的修缮工程。
“扶贫先扶智。”
我对王大爷说:“咱们不能让下一代,再困在这大山里。”
渐渐地,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变成了全身心的投入。
慕清允的电话就是在这个时候打来的。
彼时,我正在村委会的大院里,带着一群留守妇女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
落雁村当地特有的一种刺绣,叫云山绣。
这是我的计划之一。
黄精产业是根本,但见效慢。
我想先通过组织妇女们做手工艺品,开个网店增加一些短期收入,也能把大家凝聚起来。
手机***响起时,我皱了皱眉。
恨不得跟我物理隔离的人,又想作什么妖?
“苗含秋,听说你在乡下折腾得挺热闹?给你五百万,就激动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我呸。
我这叫扎根基层,投身于伟大的乡村振兴事业。
格局,懂吗?
但我还是维持着为群众办事的基本素养。
再坏的哥,也是群众。
思想工作要做到位。
“慕同志,关于您提到的资金问题,我要再次代表落雁村全体村民,感谢你的慷慨投资。”
“目前,这笔资金已全部注入新成立的农业发展合作社,相关工作正在有序、高效地推进中。”
电话那头沉默了。
良久,他才试探着开口:“合作社?”
“是的。目前合作社的重点攻关项目,是关于我们村后山发现的一片野生黄精。”
“我们正计划邀请专家前来进行专业的鉴定与价值评估,为后续是否能进行人工培育和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慕清允彻底懵了。
他可能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求他接我回家,却没想到***起了农活。
“就你还搞种植?什么破黄精,听都没有听过的东西值几个钱?”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
“我警告你,苗含秋,少给我耍花招。老实在乡下待着,慕家的千金只有心瑶一个!”
他的虚空索敌抚平了我的大脑褶皱。
但我还是没有生气,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新时代好青年,要有耐心,要善于沟通,要化解矛盾。
“慕同志,你这个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个人懂不懂种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整合各方资源。”
“还有,黄精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不是破玩意。”
我一顿输出,直接把慕清允干沉默了。
很好,看来我的思想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了。
半晌,他才讷讷地问:“苗含秋,你是不是……受什么***了?”
“没有啊,为人民服务,其乐无穷。”
我擦了擦嘴,站起身。
“不跟你多说了,下午还要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咱们村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