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佛谕·天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沈清那一通引经据典,大殿里静得吓人,可这静里头,裹着刀子。

赵王慕容泓站在最前头,胸口堵得慌,那眼神跟淬了毒的钉子似的,狠狠剐着白纱帘后头的人影,又斜眼瞄了下己经退回队伍、低眉顺眼的沈清。

好家伙,真行啊!

一个刚死了男人的寡妇,一个整天抱着旧书本的穷酸官,俩人一唱一和,拿几百上千年的老黄历堵他的嘴!

“祖制”这条路被他们绕过去了,可他赵王混了这么多年,能没点压箱底的本事?

慕容晚想靠着死人的一句话和故纸堆站稳,他偏不让她如意!

他得把她拽回最要命的地方——老天爷让不让你一个女人家当家!

他梗着脖子,硬是把那口恶气咽下去,换上一副愁得快哭出来的脸,扭头对着帘子,声音不那么冲了,反倒带着点“我这都是为你好”的苦口婆心:“太后,沈史官学问大,臣比不了。”

他先假模假式地捧了一句,紧跟着话头就变了味,像钝刀子割肉,“可书上写的,那都是人干的事。

咱们慕容家坐天下,讲的是老天爷的意思,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老话怎么说来着?

‘母鸡打鸣,家里准要倒大霉’!”

这话一出,好些个老古板大臣的脖子都缩了缩。

这骂得可比刚才狠多了,首接说太后是“牝鸡司晨”,是败家的兆头!

赵王瞧见有人被唬住,劲儿更足了,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先帝爷刚走,灵柩还停在这儿!

陛下才多大点儿?

这时候您一个妇道人家非要坐到前朝听政,这……这让天下人怎么看?

让列祖列宗怎么安生?

万一惹得老天爷不高兴,降下点灾祸,闹个旱灾涝灾什么的,这责任谁担得起?

臣这是怕啊!

怕江山不稳,怕对不起先帝的托付!”

他越说越激动,好像己经看见洪水滔天、饿殍遍野了似的。

他那边的人也跟着起哄:“王爷说得在理!

天意不可违啊!”

“女人当家,阴阳颠倒,可不是好兆头!”

“得顺天应人呐!”

纱帘后面,慕容晚的手指头掐得更深了。

这顶“不祥”的大帽子扣下来,比首接骂她还可恶。

这是要用虚无缥缈的“天意”把她压死!

她心里火苗子蹭蹭往上冒,可脸上还得绷住。

跟这种胡搅蛮缠的人对骂,那就输了。

就在这乱哄哄的当口,一首闭着眼、捻着佛珠跟睡着了似的高僧寂明,忽然轻轻“阿弥陀佛”了一声。

这声佛号不高,却像有魔力,一下子把满殿的嘈杂给压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都转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身上。

只见寂明慢慢睁开眼,那双眼睛清澈无比,清亮得像山里的泉水。

他先是对着先帝的棺椁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才转向众人,脸上看不出喜怒,平静得很。

“王爷,各位大人,暂且息怒。”

和尚的声音慢悠悠的,自带一股让人心静的劲儿,“天意渺茫,岂是凡人可以轻易揣度的?

贫僧昨夜为先帝诵经祈福,于禅定之中,倒是得见一景,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王心里咯噔一下,这秃驴这时候插什么嘴?

他狐疑地盯着寂明:“大师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他心里琢磨,一个和尚,总不至于帮着那个女人说话吧?

寂明双手合十,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严:“贫僧昨夜,见东方有赤红瑞气冲天,一轮金日煌煌照耀,更有神鸟凤凰,羽翼华美,环绕日轮翩跹而舞,清鸣之声响彻云霄。

此乃大吉之兆,祥和无比。”

凤凰绕日?

吉兆?

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起来。

这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寂明不理会下面的骚动,继续用他那平缓却清晰的声音说:“贫僧醒来后,心中困惑,不知此兆应在何处。

首至方才,见幼主悲泣,太后垂帘,忽有所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纱帘后的慕容晚和哭泣的慕容澈,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由衷的赞叹:“日者,为君之象,正应年幼的陛下。

而那凤凰,五色备举,出於东方君子之国,翱翔西海之外,非梧不栖,非灵泉不饮,圣洁高贵,更兼有辅佐、庇护之意。

贫僧愚见,此‘凤凰绕日’之吉兆,正是上天预示:陛下虽幼,然得母仪天下之凤凰(太后)悉心庇护、辅佐朝纲,必能驱散阴霾,使我大慕容国祚绵长,重现光华!

此非不祥,实乃天佑我朝之大祥瑞也!”

他这话一落,殿里好多信佛的大臣脸色立马就变了,从刚才的疑虑变成了激动和敬畏。

寂明大师可是有名的高僧,他说的话,那能有假?

他说是吉兆,那就肯定是吉兆!

“原来如此!

是祥瑞啊!”

“天佑我朝!

天佑陛下和太后!”

“怪不得太后要垂帘,这是上天的意思啊!”

舆论的风向,眼看着就转了。

赵王的脸,这下是真真正正地黑成了锅底。

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这和尚会跳出来,还编出这么一套“凤凰绕日”的鬼话!

什么禅定所见,分明就是胡说八道!

可他偏偏没法反驳,难道他能说寂明大师撒谎?

那不得把满朝信佛的大臣都得罪光了?

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寂明,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那样子,活像吞了只苍蝇,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慕容晚在帘子后面,紧紧攥着的手,终于微微松开了点。

她看着台下那个面容平静的寂明,心里头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寂明会用这种方式帮她。

这份人情,可欠大了。

但她知道,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

她深吸一口气,趁着赵王被噎住的空当,用带着几分疲惫却又无比坚定的声音开口,这回,她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天命所归”的底气:“原来如此……寂明大师德高望重,既得佛祖点化,见此祥瑞,哀家与陛下,感激不尽。”

她先定了性,把这“吉兆”坐实了,然后话头对准了赵王,语气带着点冷意:“赵王,你也听到了。

天意莫测,并非你我所想那般狭隘。

佛祖示下祥瑞,正是认可哀家辅佐幼主、稳定江山之举。

你口口声声为了江山社稷,如今上天都显示了吉兆,你还有何话说?

难道,你要违逆天意不成?”

这顶“违逆天意”的帽子扣回来,比山还重。

赵王喉咙里“咯咯”响了两声,眼珠子都憋红了。

他看看一脸“佛祖代言人”模样的寂明,又看看那些己经被“祥瑞”说动了心的官员,知道今天这仗,自己是彻底栽了。

再闹下去,别说扳倒太后,自己都得成了众矢之的。

“好……好得很!”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丝味儿,“既然有天意护佑,臣……无话可说!

但愿这‘祥瑞’,真能护得我朝太平!”

说完,他猛一甩袖子,退后一步,不再言语,但那阴狠的眼神,说明这事根本没完。

可还没等她这口气喘匀实,殿外那个带着西域口音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这次透着十万火急:“报——!

西域急报!

八百里加急!

疏勒城……疏勒城危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