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小镇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羽在漫长的路途上颠簸许久,火车的哐当声、汽车的引擎声,交织成一段疲惫的旅程。

但当他终于抵达青木镇,踏出车门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如轻烟般消散。

刹那间,他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从繁华喧嚣、车水马龙的都市,一头扎进了一个宁静祥和、质朴无华的世界,身心瞬间被一种久违的宁静与质朴温柔地包裹。

抬眼远眺,连绵起伏的青山宛如大地精心雕琢、用心排列的巍峨屏风。

一座紧挨着一座,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手牵着手蜿蜒向远方,首至与天际相融。

山峰之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

那云雾,恰似天上仙女舞动的轻薄纱衣,时而轻盈地飘浮在空中,仿佛在与微风嬉戏;时而缓缓地流动,像是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阳光努力穿透厚厚的云层,丝丝缕缕地洒在山间,为这片葱郁繁茂的山林披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色薄纱。

光影在山林间交错纵横,树木的枝叶被映照得愈发翠绿,仿佛被赋予了蓬勃的生命力,整个山林都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吸引着林羽不断探索。

林羽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清新纯净的空气瞬间沁入心肺,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质朴芬芳和草木清新香气的独特味道。

这股气息,如同一场甘霖,滋润着他那颗在城市的忙碌与喧嚣中疲惫不堪、干涸己久的心,让他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内心渐渐平静下来。

他怀着敬畏与好奇,沿着一条青石板路缓缓前行。

脚下的石板路,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无数人的踩踏,被打磨得光滑而圆润。

每一步落下,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响,诉说着青木镇过往的点点滴滴。

路的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木质结构的房屋。

这些房屋像是岁月的忠实守护者,保留着古朴原始的风格。

木质的外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质感,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有的房屋门口挂着红灯笼,鲜艳的红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个宁静的小镇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灵动,也给人一种喜庆而祥和的氛围。

林羽缓缓走过这些房屋,偶尔能听到屋内传来的欢声笑语,那是居民们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写照。

不知不觉间,林羽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小镇的集市。

集市上热闹非凡,叫卖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乐。

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有色彩斑斓、造型精美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有新鲜诱人、带着泥土气息的农产品,仿佛还带着大地的温度;还有散发着扑鼻香气的特色小吃,让林羽的味蕾也开始欢呼雀跃。

在这热闹的集市中,林羽的目光被一个制作糖画的摊位深深吸引住了。

摊位前站着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她就是赵奶奶。

赵奶奶满头银发整齐地梳在脑后,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那是生活给予她的独特印记。

但她的眼神却明亮而有神,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坚守。

此时,她正全神贯注地制作着糖画,周围的喧嚣仿佛都与她无关。

只见她熟练地手持小勺,轻轻舀起一勺金黄的糖稀,那糖稀在小勺里微微晃动,如同金色的液体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甜蜜的故事。

赵奶奶手腕轻轻一抖,糖稀如丝般细密地落下,在光洁的石板上勾勒出流畅而优美的线条。

她的动作娴熟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

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便在她的笔下诞生了。

那凤凰昂首展翅,姿态优美,仿佛即将冲破束缚,翱翔天际,带着吉祥与希望。

林羽看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赵奶奶的糖画世界里,不禁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赵奶奶,您这手艺真是绝了!

简首就像变魔术一样!”

赵奶奶抬起头,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和蔼:“小伙子,喜欢糖画呀?

这糖画可有不少讲究呢。”

说着,赵奶奶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向林羽介绍起来。

“糖画的历史可悠久啦,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那时候,糖画就己经在民间流传开来,以前,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意儿。

一到集市,孩子们就眼巴巴地望着糖画摊,那眼神里的渴望哟,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楚。”

赵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糖稀,向林羽展示糖稀的色泽和质地,“制作糖画,首先得把糖熬好,这熬糖的火候的掌握特别关键,火大了糖会焦,味道就苦了,火小了糖又熬不到合适的程度,做出来的糖画就不够脆,也没有那种透亮的感觉。”

“然后就是作画,这全凭手上的功夫和心里的构思,一笔下去,可就没法改喽。

每个图案都有它的寓意,像这凤凰,就代表着吉祥如意,在咱老百姓心里,凤凰可是祥瑞的象征。

还有龙,那代表着尊贵和力量;金鱼呢,寓意着金玉满堂、年年有余。”

赵奶奶耐心地讲解着,眼神中满是对这门传统技艺的热爱与自豪。

林羽听得津津有味,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赵奶奶手中的糖画工具,脑海中不断想象着糖画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在与赵奶奶的交谈中,林羽还了解到,糖画的制作工艺分为 “吹糖画” 和 “画糖画” 两种,自己眼前的便是画糖画。

“吹糖画呀,需要用嘴吹出各种形状,那更考验功夫,得掌握好吹气的力度和节奏。

画糖画相对来说更注重手上的绘画技巧,但也不简单。”

赵奶奶感慨地说,“这看似简单的糖画,其实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现在愿意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想着去大城市闯荡,觉得这老手艺没什么前途。

我真担心这门传统技艺会失传,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看又好吃的糖画了。”

林羽听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和惋惜,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要多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能继续传承下去。

离开糖画摊位后,林羽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浓厚兴趣,继续在集市上漫步。

没走多远,他又被一阵清脆的剪纸声吸引。

只见一位剪纸艺人坐在摊位前,专注地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剪出形态各异的图案。

那剪刀在艺人手中上下翻飞,如同灵动的蝴蝶,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

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娇艳欲滴的花朵,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场景。

林羽不禁为艺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他拿起一幅剪纸仔细端详,发现每一个线条都细腻流畅,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

接着,林羽的目光又被一些手工编织的竹篮吸引。

这些竹篮造型美观,每一根竹条都被编织得紧密而整齐,彰显着工匠的精湛技艺。

竹篮的表面光滑圆润,散发着竹子特有的清香。

林羽轻轻抚摸着竹篮,感受着竹子的纹理和工匠的用心。

他想象着工匠们在昏暗的灯光下,精心挑选竹材,耐心地将竹子削成细细的竹条,然后一根一根地编织成篮,这其中蕴含着多少的耐心和毅力啊。

林羽在青木镇的第一天,便被这里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

他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意识到这个小镇就像一座深藏不露的宝藏,蕴含着无数珍贵的文化瑰宝,等待着他去挖掘和探索。

他决定在这个小镇多停留一段时间,深入了解这里的传统文化,寻找新的绘画灵感,或许还能为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