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十年是谁

忍辱负重十年是谁

作者: 曹秀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忍辱负重十年是谁男女主角分别是秦昭襄昭襄作者“曹秀”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忍辱负重四十年第一阳风起公元前311年的咸秋意已渭水两岸的芦苇荡泛着灰风过如同涌动的浪裹挟着潮湿的水拍打在巍峨的宫墙之秦惠文王的薨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在秦国的朝堂激起层层涟尚未散去的哀伤已悄然弥漫开权力博弈的暗张仪站在相府的庭院望着头顶盘旋的乌嘴角泛起一丝苦这位为秦国连横天下立下赫赫功勋的谋此刻却成了众矢之秦惠文王的葬礼刚过...

2025-10-25 06:18:30

忍辱负重四十年第一章 咸阳风起公元前311年的咸阳,秋意已浓。

渭水两岸的芦苇荡泛着灰白,风过处,如同涌动的浪涛,裹挟着潮湿的水汽,

拍打在巍峨的宫墙之上。秦惠文王的薨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在秦国的朝堂激起层层涟漪,尚未散去的哀伤中,已悄然弥漫开权力博弈的暗流。

张仪站在相府的庭院里,望着头顶盘旋的乌鸦,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这位为秦国连横天下立下赫赫功勋的谋士,此刻却成了众矢之的。秦惠文王的葬礼刚过,

宗室重臣们的弹劾奏章便如雪片般飞向新君秦武王的案头,

字字句句都指向他这个“关东客卿”,斥责他以口舌之利乱国,耗费国库结交诸侯,

实则为自己谋取私利。“先生,宫里传来消息,新王已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

”侍从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惶恐。张仪手中的青铜酒樽微微一颤,酒液溅出几滴,

落在冰冷的石阶上。樗里疾,秦惠文王的异母弟,秦武王的亲叔叔,典型的嬴姓宗室代表。

他的上位,意味着秦国的权力核心将彻底向旧贵族倾斜,

而自己这些凭借才能而非血缘上位的关东士人,注定要被边缘化。“知道了。

”张仪淡淡地应了一声,目光投向咸阳宫的方向。那里曾是他施展抱负的舞台,

如今却成了容不下他的樊笼。他清楚,秦武王素来不喜权谋游说,更推崇武力征伐,

自己与这位新君的治国理念早已背道而驰。留在这里,只会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三日后,

张仪以探望故友为由,向秦武王请辞,远赴魏国。离开咸阳的那天,天色阴沉,细雨绵绵。

他坐在颠簸的马车里,掀开车帘回望那座熟悉的都城,心中百感交集。

他为秦国耗尽了半生心血,最终却只能狼狈离去。一年后,

这位战国最杰出的纵横家在魏国郁郁而终,消息传回咸阳时,秦武王正在与力士们比试举鼎,

只是淡淡“哦”了一声,便转身继续他的角力。秦武王嬴荡,身材魁梧,力能扛鼎,

继位后便大刀阔斧地推行自己的主张。他罢黜张仪,重用樗里疾,

将商鞅变法以来逐渐旁落的宗室权力重新收归手中。朝堂之上,嬴姓贵族和旧臣们扬眉吐气,

而那些来自关东的客卿则噤若寒蝉,生怕触怒新君。“大王,近日有赵国使者来访,

愿与我秦结盟,共抗齐国。”樗里疾站在朝堂之上,声音洪亮。秦武王正把玩着腰间的玉佩,

闻言不屑地哼了一声:“赵国?不过是借我秦国之势自保罢了。区区使者,

也配让本王亲自接见?”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本王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土地!

传旨下去,整顿军备,本王要亲率大军,东出函谷,问鼎中原!”众臣纷纷附和,

唯有几个老臣面露忧色,却不敢多言。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君王心高气傲,

一心想超越先祖的功绩,却忽略了治国并非只靠蛮力。公元前307年,

盛夏的洛阳酷热难当。周王室的宗庙前,人声鼎沸。

秦武王带着任鄙、乌获、孟说等一众力士,来到这里,

只为完成一个他自认为足以震慑天下的壮举——举起象征天下权力的九鼎之一“龙文赤鼎”。

“大王,此鼎重逾千斤,恐伤及龙体啊!”任鄙上前劝阻,语气恳切。秦武王推开他的手,

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本王身为大秦君主,难道还不如区区一个力士?

今日我便要让天下人看看,我大秦的力量!”他脱下锦袍,露出结实的肌肉,

走到巨大的铜鼎前,深吸一口气,双手紧握鼎耳,大喝一声,猛地发力。铜鼎缓缓被抬起,

离地半尺。秦武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但就在此时,只听“咔嚓”一声脆响,

他的膝盖突然断裂,巨大的鼎重重砸落,正压在他的胸口。

“啊——”秦武王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即昏死过去。随行的太医匆忙施救,却回天乏术。

秦武王在被抬回咸阳的途中,气绝身亡,年仅二十三岁。临死前,他望着车窗外飞逝的景物,

眼中满是不甘。他没能问鼎中原,反而成了天下的笑柄。秦武王的暴毙,

让刚刚稳定的秦国再次陷入混乱。他没有子嗣,王位的继承成了摆在所有人心头的难题。

秦惠文王的儿子们开始蠢蠢欲动,嬴姓宗室和旧贵族们也各有盘算,

咸阳城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场权力的风暴正在酝酿。在遥远的燕国蓟城,

一名年轻的质子正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北方的天空。他叫嬴稷,是秦惠文王的庶子,

因为母亲芈八子出身卑微,不受宠信,从小便被派到燕国做人质。这些年,

他在燕国受尽冷眼,早已磨平了少年人的棱角,学会了隐忍和观察。“公子,外面下雪了。

”侍从轻声提醒。嬴稷点点头,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

他听说了秦武王的死讯,心中既有震惊,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他知道,

自己或许有了机会,但他更清楚,在这个时候,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就在嬴稷犹豫不决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赵武灵王派使者前来,愿意护送他返回秦国,

争夺王位。“赵侯为何要帮我?”嬴稷看着眼前的赵国使者,眼神中充满警惕。

使者微微一笑:“我王素来敬佩公子的隐忍与智慧。如今秦国内乱,若公子能继位,

想必会与赵国修好,这对两国都是好事。”嬴稷沉默了。他明白,

赵武灵王不过是想扶持一个亲赵的秦国君主,以便从中渔利。但他没有选择,

这是他返回秦国的唯一机会。“好,我跟你们走。”嬴稷的声音平静,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与此同时,咸阳城内,

一个名叫魏冉的中年男子正站在芈八子的宫殿里,神情凝重。魏冉是芈八子同母异父的弟弟,

在秦惠文王和秦武王时期便已崭露头角,如今担任卫戍咸阳的将军,手握一定的兵权。

“姐姐,公子稷即将在赵国的护送下返回咸阳,我们必须做好准备。”魏冉的语气带着焦急,

“其他公子都在蠢蠢欲动,宗室的那些人也不会善罢甘休。”芈八子,这位来自楚国的女子,

此刻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温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她知道,

这是她和儿子嬴稷唯一的机会,一旦失败,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冉,

你手里的兵够吗?”芈八子问道,声音微微颤抖。“放心,咸阳的城防军大部分都在我手里。

只要公子稷能安全进入咸阳,我就能保证他的安全。”魏冉拍了拍胸脯,

“那些想作乱的宗室和公子,我早就盯上他们了。只要他们敢动,我就敢杀!

”芈八子看着弟弟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那就按你说的做。告诉稷儿,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沉住气。咸阳的天,该变一变了。”公元前306年,

嬴稷在赵武灵王的护送下,历经艰险,终于抵达咸阳城外。魏冉亲自带人出城迎接,

看到嬴稷的那一刻,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公子,欢迎回家。”魏冉上前,低声说道。

嬴稷看着眼前这位舅舅,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舅舅,接下来的事,

就拜托你了。”进入咸阳城后,嬴稷并没有立刻入宫,而是先在魏冉的府邸暂住。

魏冉则利用自己卫戍将军的身份,加紧布防,同时暗中联络那些对宗室不满的大臣和将领,

为嬴稷继位铺平道路。果然,没过几天,

以庶长壮为首的一批宗室公子和旧臣便密谋发动叛乱。

他们认为嬴稷是依靠赵国外援和外戚势力才得以返回秦国,不配继承王位,

企图在嬴稷入宫的途中将其截杀,拥立其他公子为王。然而,他们的计划早已被魏冉得知。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当叛乱者带着人马悄悄集结时,魏冉率领的城防军突然杀出,

将他们团团围住。“庶长壮,你们勾结外人,意图谋反,可知罪?”魏冉手持长剑,

厉声喝道。庶长壮等人见状,知道事情败露,索性破罐子破摔,指挥手下反抗。一时间,

咸阳城内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织。魏冉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知道,

这一战不仅关系到嬴稷的王位,更关系到他们这些楚国外戚的生死存亡。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夜,叛乱最终被平定。庶长壮及参与叛乱的宗室公子、大臣被悉数诛杀,

秦惠文王的正室王后也被牵连其中,被逼自尽,秦武王的王后则被驱逐回魏国。

那些虽未参与叛乱但心怀不轨的公子,也都被魏冉一一清除。咸阳城的街道上,血迹斑斑,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这场血腥的清洗,让嬴稷的王位彻底稳固下来,

也让楚国外戚的势力在秦国朝堂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公元前306年,嬴稷正式即位,

是为秦昭襄王。芈八子被尊为宣太后,魏冉则以将军之职继续卫戍咸阳,

不久后又被任命为丞相。登基大典上,嬴稷端坐在象征王权的宝座上,看着阶下跪拜的群臣,

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全靠母亲和舅舅的扶持,而他这个秦王,

目前还只是一个傀儡。但他并不着急,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等待。宣太后站在嬴稷身边,

接受着百官的朝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终于从一个不起眼的姬妾,

成为了秦国最有权势的女人。而魏冉,则站在朝堂的前列,眼神锐利,扫视着每一个人,

宣告着楚国外戚时代的来临。咸阳的风,似乎终于平息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在平静的表面下,权力的暗流仍在涌动,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隐忍与博弈,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外戚专权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年纪尚幼,无法亲理朝政。

宣太后便以太后之尊临朝听政,魏冉则以丞相之职辅佐,秦国的军政大权,

实际上掌握在这对姐弟手中。宣太后是个极具政治手腕的女人。她深知,

自己和魏冉虽然凭借平定叛乱之功掌握了大权,但嬴姓宗室和旧贵族的势力依然强大,

关东客卿也对他们心存不满。要想稳固地位,必须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冉,

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浮动,我们该如何应对?”宣太后坐在宫殿的软榻上,轻声问道。

她穿着华丽的楚式锦袍,头上插着精美的玉簪,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威严。魏冉站在一旁,

沉吟片刻道:“姐姐,依我看,当务之急是提拔自己人,同时也要安抚那些中立的大臣。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宗室旧臣,不必客气,该打压的就要打压。

”宣太后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这样吧,你出面,

把芈戎、公子悝、公子芾他们都召到咸阳来,给他们安排个官职,也好帮我们分担一些。

”芈戎是宣太后同父同母的弟弟,公子悝和公子芾则是宣太后与秦惠文王所生的小儿子,

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弟弟。宣太后此举,无疑是想让自己的直系亲属也参与到权力核心中来,

形成一个以她为中心的外戚集团。魏冉自然明白姐姐的用意,立刻着手安排。不久后,

芈戎被封为华阳君,公子悝被封为高陵君,公子芾被封为泾阳君,与魏冉一起,

并称“秦国四贵”。他们掌握着秦国的军政、财政大权,权势滔天,一时间,

秦国朝堂几乎成了楚国外戚的天下。对于秦昭襄王而言,这样的局面或许并非他所愿,

但他却无力改变。他深知,自己根基未稳,离开母亲和舅舅的扶持,很难坐稳王位。而且,

宣太后和魏冉虽然专权,却并没有损害秦国的根本利益,反而在积极谋划对外扩张,

这与秦国历代君主的目标是一致的。“大王,魏相请您去议事。

”内侍的声音打断了秦昭襄王的思绪。秦昭襄王放下手中的竹简,淡淡道:“知道了,摆驾。

”来到议事殿,宣太后和魏冉、芈戎等人已经等候在那里。看到秦昭襄王进来,

众人纷纷行礼。“稷儿来了,快坐。”宣太后笑着招呼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母爱。

秦昭襄王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问道:“不知母亲和诸位大臣找我,有何要事?

”魏冉上前一步,抱拳道:“大王,如今三晋国力衰弱,正是我大秦东出的好时机。臣建议,

先出兵攻打魏国的蒲阪、晋阳、封陵三地,将我大秦的疆土拓展到黄河以东,

为日后征伐三晋打下基础。”宣太后看向秦昭襄王:“稷儿,你觉得呢?

”秦昭襄王心中微动。他知道,魏冉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这几座城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它们,秦国就能占据战略主动权。但他也清楚,一旦出兵,功劳就会记在魏冉的头上,

楚国外戚的势力会更加巩固。但他没有选择,只能点头道:“相邦的建议很好,

就按你说的办吧。”魏冉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随即又道:“此外,韩国的穰县也地处要冲,

臣请求一并出兵攻取。”秦昭襄王再次点头同意。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只有隐忍。

公元前303年,秦国大军在魏冉的指挥下,兵分两路,分别攻打魏国和韩国。

秦军将士勇猛善战,很快便攻克了蒲阪、晋阳、封陵和穰县等地。消息传回咸阳,举国欢腾。

魏冉的威望也因此更加高涨,被秦昭襄王封为穰侯。看着魏冉接受百官的祝贺,

秦昭襄王站在宫殿的高处,眼神复杂。他为秦国的胜利而高兴,也为自己的无权而感到失落。

但他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接下来的几年里,秦国在宣太后和魏冉的主持下,

继续对外扩张。公元前301年,秦庶长奂率领秦军,联合韩、魏、齐三国的军队,

共同讨伐楚国,在重丘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昧,夺取了重丘之地。公元前300年,

华阳君芈戎亲自率军伐楚,再次大败楚军,斩首三万,杀死楚将景缺,占领了襄城。

公元前299年,秦军再次出兵楚国,一举夺取了八座城池。楚国接连遭受重创,国力大损。

楚怀王心急如焚,派人向秦国求和。宣太后在议事殿上,看着楚怀王的求和信,

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这个楚怀王,倒是识时务。不过,就这样放过他,未免太便宜了。

”魏冉附和道:“姐姐说的是。臣有一计,可趁机削弱楚国,让其再也无力与我大秦抗衡。

”“哦?什么计策?”宣太后问道。魏冉道:“我们可以以会盟为名,

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面,趁机将其扣留,逼迫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如果他不同意,

我们就一直把他扣押在秦国,让楚国群龙无首。”宣太后沉吟片刻,点头道:“这个计策好。

就这么办,你去安排吧。”秦昭襄王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有些不安。

他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光彩,但他还是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

楚怀王接到会盟的邀请后,犹豫不决。大臣们有的劝他去,

说可以借此机会缓和秦楚关系;有的则劝他不要去,担心秦国不讲信用,会对他不利。最终,

楚怀王还是决定前往武关。他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能通过会盟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

然而,当楚怀王抵达武关时,等待他的不是热情的款待,而是秦国的伏兵。他被秦军扣押,

带到了咸阳。宣太后和魏冉亲自接见了楚怀王,提出了割地的要求。“楚怀王,

只要你答应把巫郡和黔中郡割让给秦国,我们就放你回去。”魏冉语气强硬地说道。

楚怀王又惊又怒,指着宣太后和魏冉骂道:“你们秦国太不讲信用了!

竟然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扣押我!我就是死,也不会割让楚国的土地!

”宣太后冷冷道:“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来人,把他带下去,

好好‘招待’。”楚怀王被软禁在咸阳,日夜思念故国,却始终不肯屈服。

楚国的大臣们得知楚怀王被扣押,只好拥立在齐国做质子的太子为新君,是为楚顷襄王。

宣太后和魏冉见扣押楚怀王的计策没能达到目的,大怒,再次出兵伐楚,斩首五万,

夺取了十六座城池。楚国的处境更加艰难。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咸阳郁郁而终。

消息传回楚国,举国哀悼。楚顷襄王身着素服,站在朝堂之上,望着满朝文武,

眼中满是悲愤。他下令全国为楚怀王哀悼三日,并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然而,

楚国经过连年战乱,国力早已空虚,根本无力与秦国抗衡。楚顷襄王虽有复仇之心,

却无复仇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一步步蚕食楚国的疆土。秦国在重创楚国之后,

又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赵国。此时,赵武灵王正在推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成为秦国东出的一大障碍。魏冉认为,在赵国尚未完全强大起来之前,必须给予其沉重打击。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在魏冉的建议下,出兵攻打赵国的新垣、曲阳等地。

赵军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指挥下,奋勇抵抗,秦军未能取得太大进展。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

赵国国内发生了变故。赵武灵王为了让幼子赵何顺利继位,主动退位,自称“主父”。然而,

他的长子赵章却心怀不满,发动叛乱。最终,赵章被杀,赵武灵王也被围困在沙丘宫,

活活饿死。赵武灵王的死,让赵国陷入了混乱之中。魏冉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立即向秦昭襄王建议,趁机大举进攻赵国。秦昭襄王沉吟道:“赵国虽乱,

但廉颇、蔺相如等贤臣仍在,不可小觑啊。”魏冉道:“大王放心,赵国新君年幼,

朝政不稳,正是我军进攻的好时机。臣愿意举荐一人,定能为大王攻破赵国。”“哦?

不知相邦要举荐何人?”秦昭襄王好奇地问道。魏冉道:“此人名为白起,

乃是我大秦的后起之秀,勇猛善战,颇有谋略。臣愿以性命担保,白起定能不负大王所托。

”秦昭襄王对魏冉还是比较信任的,便点头道:“既然相邦如此推崇,那就让他试试吧。

”白起,陕西郿县人,据说是秦穆公时期大将白乙丙的后裔,出身于秦国旧贵族。

他早年曾在魏冉麾下任职,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逐渐崭露头角。接到命令后,

白起立即率领秦军出征赵国。他深知赵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并没有贸然发动进攻,

而是先派人侦查赵军的布防情况,寻找赵军的弱点。经过数日的侦查,

白起发现赵军的防线在光狼城一带存在漏洞。他当机立断,亲率精锐部队,夜袭光狼城。

赵军猝不及防,被秦军打得大败。白起率军斩杀赵军两万余人,一举攻占了光狼城。

消息传回咸阳,秦昭襄王大喜,下令嘉奖白起。白起的名字,也开始在诸侯各国中流传开来。

公元前293年,魏国和韩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企图抵御秦军的东进。

魏冉再次举荐白起,让他率军迎击。白起率领秦军来到伊阙,与魏韩联军对峙。

魏韩联军共有二十四万人,而秦军只有十万余人,兵力上处于劣势。面对强敌,

白起并没有畏惧。他仔细分析了魏韩联军的情况,发现魏军和韩军虽然联合在一起,

但彼此之间却互不信任,配合并不默契。白起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他先是派少量兵力牵制韩军,然后亲率主力部队,猛攻魏军。

魏军没想到秦军会突然向自己发起进攻,一时之间阵脚大乱。韩军见魏军被攻,

却不愿出兵相助,只是按兵不动。白起率领秦军奋勇杀敌,很快便击溃了魏军。随后,

他又调转兵力,猛攻韩军。韩军见魏军已败,军心涣散,根本无法抵挡秦军的进攻,

很快也被击溃。伊阙之战,秦军大获全胜,斩杀魏韩联军二十四万余人,夺取了五座城池。

白起因此战之功,被封为秦国国尉。战后,魏国和韩国元气大伤,不得不向秦国割地求和。

魏国割让了黄河以东四百里地,韩国割让了二百里地。秦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

东出中原的道路更加畅通。看着秦国日益强盛,秦昭襄王心中既有喜悦,也有一丝隐忧。

他知道,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宣太后和魏冉的功劳,但他们的权势也越来越大,

已经对自己的王权构成了威胁。有一次,秦昭襄王在宫中宴请群臣。酒过三巡,

魏冉起身说道:“大王,如今我大秦国力强盛,正是统一天下的好时机。臣建议,

继续向东扩张,先灭魏国,再灭韩国,然后挥师南下,消灭楚国,

最后再北上消灭赵国和燕国,一统天下。”群臣纷纷附和,只有秦昭襄王沉默不语。他知道,

魏冉的这个计划虽然宏大,但却过于急切。秦国虽然强盛,

但还没有达到能够同时对抗六国的地步。而且,他也不想看到魏冉的功劳越来越大,

权势越来越盛。“相邦的想法很好,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秦昭襄王淡淡地说道,

“如今秦国连年征战,百姓疲惫,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魏冉没想到秦昭襄王会拒绝自己的建议,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只能悻悻地坐下。宣太后看出了秦昭襄王的心思,笑着打圆场道:“稷儿说的有道理,

确实该让百姓休息一下了。不过,对外的防备也不能松懈,还需相邦多费心。

”魏冉连忙点头道:“臣遵旨。”宴会结束后,秦昭襄王回到寝宫,独自坐在灯下,

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与宣太后、魏冉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只是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他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而此时的宣太后和魏冉,并没有察觉到秦昭襄王的变化。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计划,

积极谋划着对外扩张。公元前289年,白起和司马错率领秦军攻打魏国,

攻克了大小六十一座城池。公元前280年,白起再次率军攻打赵国,斩首两万余人,

取代光狼城。司马错则率领陇西的军队,从蜀地出发,攻打楚国的黔中郡,将其攻占。

楚国无奈,只好向秦国献出汉北及上庸地。公元前279年,白起再次率军伐楚,

夺取了鄢、邓、西陵等地。公元前278年,白起更是一举攻破了楚国的郢都,焚烧了夷陵。

楚军大败,楚顷襄王逃往城阳。白起因此战之功,被封为武安君。楚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折枝予椿
  • 沉默
  • 桑延和温以凡的漫画名叫什么
  • 重生回到选择养母的那天
  • 医生宋如烟
  • 殿下非要娶我岑锦
  • 永恒岛宠物
  • 女帝登基记事免费阅读
  • 渣男重生记
  • 盗心txt